找到相关内容6660篇,用时1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也谈汉文佛教大藏经的系统问题

    的40卷《新大方广佛教华严经》,义净译《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药事》等7种律典。《护法沙门法琳传》等就成为《契丹藏》与《开宝藏》相区别的内容。又如《崇宁藏》、《毘卢藏》、《圆觉藏》、《资福藏》、《碛砂藏...

    李富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92080759.html
  • 《楞严经》心性思想研究

    华严经》的“佛子菩萨摩诃萨,有十种求法,何等为十?所谓直心求法,离于谄曲虚伪心故,精勤求法,离懈怠故”[[ ]]等。   从上面四经对“直心”思想的简要阐述来看,我们很容易的就能明白,佛教经典当中的...法故”[[12]];《六祖坛经》中的“一行三昧,于一切处行住坐卧,常行一直心是也;但行直心,莫心行谄曲,于一切法勿生执着”[[13]]和《华严经》的“佛子菩萨摩诃萨,有十种求法,何等为十?所谓直心求法...

    常海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65881068.html
  • 月称及其《入中论》

    许多重要的主张都在本论中进行抉择。全论由332个偈颂和作者自注组成,根据《华严经.十地品》的组织形式把菩萨发心分为十个阶段,并引用了《十地经》、《楞伽经》、《父子相见经》、《中观论》、《四百论》等30...

    李学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171581347.html
  • 向佛陀诉说(节录)

     佛陀,您在《法华经》“化城喻品”里所说的“譬喻”,多么给人启发;您在《华严经》里阐扬“四法界”的真理,多么美妙。当然,“真常唯心”、“缘起性空”,都是你宣说的真理,说明了“空”才能建设“有”。  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173981376.html
  • 唯识学的特质

    是有漏世间,其人即是凡夫。《华严经》云:“三界心心所,皆虚妄分别”。《坛经》所说:“一念迷即佛是众生,一念悟时,即众生是佛”。这说明人们的主观认识决定一切:认识正确,行为正确,得果正确;认识不正确,行为...

    常进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493681506.html
  • 世界各国佛教发展与中国佛教的关系(2)

    一世纪起就有来往。中国古书上称柬埔寨为扶南,隋唐以后称为真腊,元明以来称为柬埔寨(或称澉浦只、甘勃智、甘菩遮)。相传这一民族渊源于晋译本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卷四十五《诸菩萨住处品》中所说的“甘菩遮国”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3063281886.html
  • 浅议和谐法门

    乃至如来,等无有异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,于失道者示其正路,于闇夜中为作光明,于贫穷者令得伏藏,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。”(《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》卷40,《大正藏》10? No....

    兆德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245682059.html
  • 佛教戒律学:第十三章 戒行论

    云:“欲见佛性,证大涅槃,必须深心修持净戒。若持是经而毁净戒,是魔眷属,非我弟子,我亦不听受持是经。”《华严经》有偈言:“戒是无上菩萨本,应当具足持净戒。若能坚持于禁戒,则是如来所赞叹。”《大智度论》...

    劳政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254882147.html
  • 明末曹洞殿军--永觉元贤禅师研究

    佛寺志丛刊》106册   《鼓山志》 《四库全书存目丛书·史部·地理类》235册   二、经藏书目   《华严经》 《大正藏》10册   《佛说阿弥陀经》 《大正藏》12册   《佛说观无量...

    范佳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5513982346.html
  • 敦煌佛教典籍

    550 —— 930 年 凡 19 见   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 513 —— 597 年 凡 4 见   《金刚般若波罗密经》 530 —— 809 年 凡 9 见   《大智度论》 532 ——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151082819.html